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生涯
咬定青山不放松——我的会计职业成长之路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28  】  【打印

□董政文

 

 

1994年毕业于一个省级专科学校的财政专业,当年财税体制改革,很多同学直接分配到了税务机关工作,而我则选择了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这一干就是25年。

从事会计职业25年,有泪水也有欢笑,有付出也有回报,有失败也有成功,但归根结底,要想成功,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而且,从事会计职业必须要“活到老学到老”。

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在机关出纳岗位的实习期只有一个月,我在报账的空余,不停向老会计请教各种问题,努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地勘单位的工作实际结合来。随后我将本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抄写了一遍,我知道规章制度就是一杆秤,任何单位的经济活动都要执行规章制度,熟悉了规章制度,你才能判断经济业务的合法性。

一个月后被安排到单位下属的金刚石厂当会计,我到岗后才发现金刚石厂已经停产,但我从前任老会计那里“平行结转分步法”,将课堂上半生不熟的知识彻底弄懂弄通了。由于没有业务发生,无聊的我经常到旁边的卫生纸厂会计室交流,那年月都是手工账,会计人员做会计分录,登手工账,盖印章,编会计报表,天天忙得不亦乐夫,我羡慕的不亦乐夫。几次想离职,但最终还是坚守了下来,同时,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单位没有经济业务,一切都是空谈;单位经济业务多了,人虽然累点,但人很充实、很幸福。

两个月后,我被安排到九分队当出纳,开始了十年野外桩基础施工生涯。桩基础施工的会计业务非常简单,每个月报材料费、报路费、发工资就没了,真的感觉自己大材小用,于是着手准备会计资格考试。

二、会计资格考试,提高技能

1997年开始参加助理会计师考试,由于从学校出来才两年,会计的基础知识还没有丢,所以考起来得心应手,当年顺利过关,于是开始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当年的注会考试根本没有什么题库,全靠几本教材,专门看理论很枯燥,没有模拟试题练兵,每门都只考了50多分,成绩一出来透心凉。但人总得有追求,不能一失败就放弃,随后几年还是不停地报考注会,结果却都一样---屡败屡战。现在回过头来想一想,当年的注会考试虽然没考过,但储备了很多理论知识,为以后的会计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2000年开始考中级会计师,开始以为注会难考是理所当然,中级会计师考试应该没有那么难吧,何况这几年备考注会将相关的理论知识都了一遍,中级会计师考试应该是手到擒来。殊不知,事与愿违,考试均以失败而告终。通过分析我发现,随着职称考试的规范化,随着参考人员的扩大化,考试的难度在逐渐加大,考核的范围有很多是日常工作中接触不到的,对我来说,筹资、投资、预算根本就没有接触过,这就是我的短板和失分点。

2004年回大队机关从事审计工作,审计过程中我发现自身业务知识不足,便着手开始补短板,每天早6点到7点学习新知识,晚8点到10点复习,并通过中华会计网校做习题,花了两个月时间备考,《经济法》和《财务管理》顺利过关,第二年5月《中级会计实务》轻松过关。同年10月,报考的中级审计师考试顺利过关。有了过硬的专业知识作支撑,审计工作也开展得顺风顺水,审计有方向、有重点、有特色,提供的审计报告当然得到单位领导的认可了,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学有所成。

我是2007年到楚鹏基础公司担任财务经理的,新的岗位需要提高管理水平,于是开始参加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和高级会计师考试。由于日常忙于成本核算、报税、报表、应收账款回收工作,理论学习的时间十分有限,学习效果很不理想,但我没有放弃,2012年终于通过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高级会计考试是考评结合,2015年理论考试一次通过,加之积累了一定的审计经验和管理经验,评审也是顺利通过,至此,我的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圆满地告一段落。

三、管学互补,当好参谋

我从事审计工作虽然只有两年,但我认识到要做好审计工作,不仅会计业务知识要扎实,还要懂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会计知识让你从日常报账业务中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知识让你从制度层面发现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你只有发现问题和漏洞,才能为领导提供合理化建议,才能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才能展现审计人员的自身价值。

2019年是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之年,如何将新旧会计制度衔接好是关键。为此,我在2018年组织计划财务科人员开展了2个月的专业学习,并指定专人领学,有自学,有讨论,深入理解实施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意义,改革要点,新旧制度区别,研究我们应该如何执行,为会计制度改革作好了理论准备。事实证明,“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完善理论”,2019年我队的会计软件初始化,只花了一个月时间就试算平衡,可以正式录入凭证了。围绕工作来学习专业知识,学以致用,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同时可以提高工作质量,相得益彰。

通过20多年的会计工作发现,会计人员是靠专业水平吃饭,不去学习新理论新方法,就无法适应新时代,无法通过财务数据反映单位的新变化和新亮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税会计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变革和完善,原有的理论知识满足不了管理的需要;特别是近年来,降负减税政策不断出台,会计知识也是日新月异,专业知识的学习一刻都不能放松。“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的这首《竹石》告诉我们,会计人员要保持初心,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努力学习,勤奋练兵,才能储备了足够的会计理论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计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不断适应各种新变化,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最终实现我们的自身价值。

(作者单位:湖北省地质局第六地质大队测绘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