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生涯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2  】  【打印

杜向萍

 

回顾自己20多年的会计学习和工作,心中颇为感慨,虽没有五味杂陈,却也有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感觉,只是苦于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题目,而未落笔。一日辅导孩子功课,看到孩子写的一篇小作文,题目《走着走着,花就开了》,写他自己练习书法是多么的无趣与辛苦,但是小有成就的时候又是多么的骄傲与欣喜,看后颇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赶紧盗来一用。

读大学时选择会计专业,更多的是对未来就业的一种选择,坦率而言,没有太多思想准备,也谈不上对专业有太多认识,更谈不上有多少热情。好在进入的学校是陕西财经学院,这个顶着中国人民银行下属四大财经院校之一的金字光环却无比低调的学校卧虎藏龙,她也为全国财经类岗位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诸多会计前辈都曾在讲台上“星光熠熠”,许多校友们都成了现在行业的领军人才。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专业院校,我一步一步领略了这个专业的美妙之处。经过四年的学习,我为自己构建了从理论到业务的会计知识体系。时至今日,对于这个已经并入西安交大的母校和母校所有的老师们,我仍有着太多太多的感激。

本科毕业进入中国中铁下的一家桥梁企业,真正地将所学结合实际情况应用,却又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老前辈们说:“工业制造企业是培养会计最好的战场”,事实也确实如此。单单企业涉及的八个车间,产品不同,定位不同,其核算的方式都不同,这还不包括其中的辅助车间。整个企业财务人员近300人,因为专业院校毕业的缘故吧,我直接进入到了集团财务总部,短短两年时间,从费用核算、工资核算、资产核算、销售核算到成本核算,主要的几个岗位轮了个遍,也得以使我可以从一个较为全局的视角审视企业的财务框架及流程,单位的培养与重视,也使得我对于实践工作充满了激情。中级职称考试,财政部有要求,必须参加工作满四年。不能参加考试,那就努力工作吧,所以这四年的时间,对于我个人而言,是完全沉浸在实践过程中的四年,也是业务沉积与扩展的四年。在这期间,从总公司财务部,到与技术、造价等相关人员组成调研小组,去企业的各个工程项目部调研,所有的历练使我对于企业的财务有了一个全面和细致的认知。我撰写的《关于改善成本管理模式深化成本管理运行和考评机制》调研报告不仅获得了中国中铁总公司的“青年管理创新奖”,同时也获得了企业当年政研会调研成果特别奖,并由企业领导在全体职工大会上进行了宣讲。

多少年过去了,现在自己也站在领导岗位,回顾那段时光,很感恩企业对于专业人员的这种大力培养与支持,以及企业对于财务管理的这种重视程度。在后来的工作中,强化财务人员的业务培养,竭尽所能为他们创造良好的业务提升环境与通道,是我一直秉承的一项原则和态度。

四年的实践历练,既让自己业务得以提升,同时也让自己看到了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向来都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书本放下的太久,是时候要再拿起来了。工作四年后,急切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一次报了中级考试所有的科目。尽管日常的工作会消耗很多时间,但是早上6点食堂吃完早饭到办公室,打扫完卫生就开始学习,晚上拒绝一切休闲娱乐活动,挑灯奋战,紧锣密鼓半年,终于一次通过了所有科目,顺利拿下中级资格考试。取证那一刻,感觉漫漫长征,终于走出了第一步,也觉得不枉领导与前辈们的栽培。当我从实践再次回归理论,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知,对于实践的剖析也更为全面。比如在产品的成本分析问题上,之前只是局限于账面上的数据做汇总分析,要素无非是当时成本表上的几项内容,在中级考试复习的过程中,我结合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几项主要产品成本脱离开之前的要素分析作了一个较为全面的分析。通过从主辅料的领料、产品生产、研发,售后服务等环节入手,抽丝剥茧,整合各项要素成本,整个分析下来该项产品按照当时执行的销售定价,从之前的盈利产品成为了亏损产品,这一分析不仅给企业产品定价、成本核算,同时也给产品生产结构的调整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新的决策依据。

参加工作近十年,在具备了报考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那一年,由于机缘,我调到了当地政府新成立的一家管委会,负责事业单位财政工作、下属投融资平台公司的搭建及财务和融资工作,对于自己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所以也就暂时放下了高级会计师的资格考试,全身心投入新的岗位。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同于企业,下属的平台公司业务也相对简单。只是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政策、法规对业务工作的影响相比较更敏感于企业,研究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研读财政金融政策、包括谋划项目、编制可研及融资报告、新的工作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周末时间又读了管理类专业研究生,不断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综合素质。但是等一切趋于稳定之后,再加之那几年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从收付实现制到权责发生制,许多业务处理更趋同于企业会计制度,处在领导岗位上,更是日渐远离了具体业务处理,心中总有一种惶惶然的感觉,便又报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那段时间工作也忙,家里也忙,每天挤着时间看书学习,甚至于带孩子出去,也带上书,爱人笑话我装样子,同事不理解在事业单位走上了领导职务还要去考职称,唯有我自己清楚,其他所有的一切都比不了我对于这份专业的敬畏。在干中学,学中干,只有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素养才能让心永远踏实。一鼓作气通过了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与评审。虽然这个证书对于我个人收入与提拔并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就在我通过高级会计师评审的第二年,按照国家政策,所在市启动了会计领军人才选拔培养工作,其报名条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具有高级会计师资格。庆幸之余,赶紧报名,顺利通过笔试、面试,进入了为期三年的市级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初去培训时的那种轻松,很快就被震撼与打击替代,领军的培养要求与任务有点超出自己的预料:高强度的集中培训、快速的学习小结、大量专业书籍的阅读与读后感、专业论文的发表……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好在三年坚持了下来,并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如果说资格考试是业务能力的提升,是夯实基础的话,领军的培养就是在这基础之上对于综合能力的提升。尽管学习的过程中,要克服和付出很多,但正是领略了领军的无限魅力,在三年的市级领军培养顺利毕业之后,又义无反顾地报考了省级企业类的会计领军(后备)人才选拔考试,并顺利通过入选。

不论是最初对于会计这个专业的选择、还是后来的会计资格考试、省市会计领军(后备)人才的培养,以及这些年在工作实践中的一些思索,一路走来,心底越来越多地产生的是对这份专业与职业的敬畏与坚守。

回顾会计资格考试经历,感受尤深。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一方面来自于职业晋升过程中的必然,另一方面则源于在实践过程中,基于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一个重新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业务实践极大地促进了对于之前所学理论的一个认知,而通过中级资格考试,在对理论知识再次深入认知的这一过程中,又极大地促进了实践工作的创新、突破与发展。正所谓“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虚的,没有理论指导实践是盲目的”,正是在这两者的结合过程中,才使得会计这一专业得以发展,个人得以提升。参加高级会计资格考试,更多源于身处管理岗位对财务日渐脱离业务的一种忐忑。我总觉得: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未脱离会计这一行业,业务过硬、理论扎实永远是立身之根本。而高级会计资格考试的顺利通过,在不经意间又为我打开了领军之门。也正是在省、市领军班这六年的培养过程中,让我领略到了会计在枯燥的分录记账之外别样的风采。

前段时间读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撰的《会计口述历史》,深深感到,只有心怀家国的人,才能足够的强大和有力量,才能走得更远。我们或许做不出像前辈们那样耀眼的成绩,但是可以学习前辈们身上优良品质,做好本职工作,求实奋进,扎根经济社会发展,以“散是一颗星,聚是一团火”的生机与活力,为单位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国家服务!

总之,走上会计这条路,虽然有过彷徨、有过委屈,但也有成绩、有回报。在这漫漫征途中收获了知识、收获了友谊,也不断丰富提升了自己,同时也指导和培养了一些人。正是在会计资格考试的陪伴与激励下,使得自己在主动与被动之间,一直未曾放弃学习,未曾放弃职业的进步和个人的成长。一路走下来,不经意间的收获,不经意间的绽放,其实也都是对于自己一路坚持下来的回报。

正所谓,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作者简介:杜向萍,高级会计师,陕西省高端会计人才(企业类)四期学员,宝鸡市首批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宝鸡天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财政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