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观念里,学会计的应该拥有会计专业证书。看到身边的人陆续拥有了初级会计证,我也跃跃欲试。经过一番计划,初级会计资格考试便成了我的选择目标。
打响“攻坚战“,主攻重点堡垒。
2008年9月报完名后,我便赶到书店,买了一套考试用书和习题集。我的考试“攻坚战”正式打响。
放寒假了,本来该放松一下的。年关时节,是休息玩闹的时候,走亲访友同学聚会是家常便饭,但我尽量控制自己不外出,以留出时间来复习备考。我的“会计学”基础较好,在《初级会计实务》上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但我没有学过“税法”,而这恰恰是《经济法基础》的考核重点。因此,《经济法基础》,特别是“税法”成了我的“主攻”目标。
“税法”,乍一看还真有些不适应,特别是增值税部分,很复杂。我抱着“一遍生、两遍熟、三遍当师傅”的念头去认真学习。经过反复地阅读思考,我慢慢地理解,也逐渐地入门。
实施“题海战”,系统全面覆盖。
寒假转瞬即逝。春节过后,我带着愉悦的心情返回学校。让我欣慰的是,《经济法基础》的教材我已经看完,对整体内容已有了初步的了解。下一步的计划是做题熟悉已学的知识。新学期功课不是很多,课余有大量的时间,我正好可以复习之前学过的内容。
“题海战术”正式登场。说是“题海”,其实只不过是两本习题集罢了。不做题肯定不行,但做题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的全部心思都紧紧围绕着这两本习题集。做题时,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把题做完,然后才核对答案、改正错误、查漏补缺。
稳打“扫尾战”,严密精心收关。
转眼间便到了4月下旬,考试冲刺阶段开始了。为了巩固和深化教材的内容,系统地总结已学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一段时间,我把教材重读一遍,有选择地看看例题,对重点内容再做深度分析和研究,选择一些题进行练习,以加深认识,熟练掌握和运用。
考试临近,复习在这时显得非常重要。我遵照计划,把模拟试题一气呵成地做完,然后查看对错、计算分数,以此检验自己。对考试的重点难点,我选择挑选一些综合题,再进行一次有针对性地练习。
之后,我只看那些已经做过的题,特别是那些做错的题目和标出的重点。
经过了长期的准备,谁都不希望功亏一篑。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我在全力复习的同时,也在慢慢的调整作息时间。为了配合考试科目的时间,我上午看《经济法基础》,下午看《初级会计实务》,同时保证睡眠,放松心情,保持良好的心态。
考试的时候终于到来了,我没有一点紧张,置身于人海之中,看着等待入场的考生们,我的心情愈加平静。由于经过认真的备考,我觉得《经济法基础》比较简单,我有条不紊的做完,检查一番便提前交卷了。中午还有个小插曲,我在回家途中,“嘭”的一声—— —后轮爆胎了。但是,爆胎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下午的《初级会计实务》虽然有些难度,但我还是稳扎稳打比较顺利地完成了考试。
几个月后,成绩揭晓。《经济法基础》98分、《初级会计实务》91分。
对这个成绩,我自己还比较满意。
会计考试是一种鞭策。
我的会计生涯刚刚开始,我的考试之路也是刚刚起步。
在我看来,会计不仅是记账那么简单,而且还可以帮助企业查找问题,起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等作用。比如,学好税法可以帮助企业避免遭受不必要的税费损失,进而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因而,会计人员参加会计考试,以学习和检验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非常必要的。
会计知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更新、与时俱进的。作为一个会计人,在整个会计生涯中,我们应该把握会计的发展趋势,不断补充和更新知识,充实自己,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会计是一个追求客观公正的职业,作为会计职场中的我们更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像对待考试一样,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真实。
对我来说,会计考试是一种鞭策,可以督促我在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巩固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我有一个目标,有一个规划,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地前进。
(注:本文已在2010年05月07日《中国会计报》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