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地学习,再辅以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我考试成功的秘诀。”

我的学习体会
  
作者:余辉辉 2009年度初级资格金榜上海考生

    古人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来形容文学佳作,意思是开篇精彩亮丽,中间充实丰满,尾声响亮有力。我认为,复习也有类似的3个阶段:开篇是熟悉教材,中间是充实丰富,尾声是总结提高。
   开篇—— 熟悉教材。
   拿到教材后,先浏览一遍,对教材有个总体的了解,熟悉每个章节的内容。并且,要制定一个详细的学习计划。
   中间—— 充实丰富。
   这一阶段的时间最长,我称之为“持久战”。这是最难坚持也是最见成效的阶段。我报了一个辅导班,围绕着如何上好培训课,我总结了7大“法宝”。
   第一,认真听讲。老师能够帮助我们找到重点要学习的地方。例如,有些知识点在书本上可能是简单的一句话带过,或是没有提及,但经常会在考试中出现的。对这些知识点,我就会用不同颜色的笔做记号,或是贴个小纸条在旁边,以提醒自己注意。
   第二,打印讲义以及相关的学习资料。在空闲时间,随时看看讲义,做做习题,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将老师课堂讲的经典题型抄下来,答案最好不要抄在同一张纸上。等自己复习时,单独做做例题,以测试自己对知识的吸收程度。
  第四,上课坐在靠近讲台的位置。这可以方便自己在没听懂的时候,及时向老师请教,尽早解决问题,减少自己单独做练习时的困难。
  第五,课后将老师讲的内容认真复习。由于对自己的记忆能力不是很自信,因此我采取边读边写的方式,当然也不一定要一字不漏地写出来,而是抓住几个重点词汇,这样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第六,对老师介绍的一些练习册进行练习。通过练习做到举一反三,更好的巩固知识。在平常练习和复习中,总是会碰到些问题。我将这些问题用一张小纸条写好,贴在书本的第一页,注明问题在哪本书第几页。待到上课向老师提问时,可以很快找到问题在哪里。
  第七,我和培训班的同学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遇到不太明白的问题,积极与同学联系,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如果大家都不太明白,就抽出来问问老师。还有,就是在一个星期里,要利用周五晚上或周六早上的时间,预习一下后面要讲的内容。
  尾声—— 总结提高。
  在总复习阶段,也就是冲刺阶段,课程即将结束,我从辅助书上选一两份模拟试卷,模拟闭卷考试测试自己,以找出不足,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
  同样,老师也会在最后几堂课中带我们复习,帮助我们划出重点。在学习全部结束后,差不多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自己在家可以将书本的第一章看到最后一章,全面仔细地复习一遍。在复习时,老师划重点的地方,要特别掌握好。在这时,一般不再做练习。只有碰到不明白的地方,做做练习来巩固知识点。
  我同时报考了两门考试,所以采取分开复习。每天,我会将两门课各做一份试卷,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复习好了这门忘了另外一门的情况。
  在考前一星期,我按照预定的复习计划,将自己从前段时间高强度的学习状态中逐步缓和下来,调整好作息时间。这时,将其他的书籍放到一边,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复习考试教材。因为时间有限,复习时只看重点,对其他的知识点扫一眼即可。
  总之,我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考试复习计划和学习方法,事实证明,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希望对将要参加职称考试的朋友们有所裨益。
  最后,我要和那些曾经和仍然为职称考试努力和奋斗的考生们说声:加油!
(注:本文已在2010年05月14日《中国会计报》上发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