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得知自己的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合格时,甭提内心有多么的兴奋!因为我是靠自学通过了考试。这无疑算得上是意外的收获,怎能不令人兴奋呢?同时,这也意味着我的会计生涯续航能力得到增强,可以随时准备扬帆起航。
人生常常有许多意外的收获。
说起来,我与会计工作结缘也是个意外。在我的职业生涯中,这种意外的收获还真不少。
当初,我所学的专业与会计一点关系也没有。学习酿酒专业的我,被分配到国营酿酒厂从事技术工作。起初工厂效益还可以,因为企业的产品畅销国内,声誉很好,个人收入虽不多,但很稳定。但谁知好景不长,从1993年起,贵州全省的酿酒行业进入漫长的寒冬季节,我所在的企业效益也严重下滑,连年亏损,最终导致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边缘。那时,我便有了进行技能储备的想法,以便为拓宽就业渠道尽早做准备。
于是,从1996年开始,我便自学会计专业大专课程。1998年,我取得了自学考试会计专业大专毕业证书。
有句话说:机会永远留给有准 备的人,这句话在我身上得到了验证。1999年,我所在的企业进行公司体制改革,实行全员竞争上岗。
很大一部分职工失去了工作岗位,成为下岗职工。由于有财会知识的优势,我很顺利地竞争到公司物资供应部门的领导职位,虽是副职,却是良好的开端。能够改行成功,这可以说是会计学习带给我的第一个意外收获吧。
为提升自己的能力,我趁热打铁报名参加了2000年度全国职称考试,并顺利获得了经济师技术资格证书。转眼到了2002年,贵州省、市、县、乡四级公务员招考第一次允许企业职工参考,我赶上了生命中考公务员的末班车。一看报名条件,哟嗬,全部符合!我心里暗暗高兴,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又来了。赶快报名,购置相关资料,迅速投入学习。笔试、面试、体检、政审,一关关都顺利通过了!2003年初我成为一名公务员,来到遵义县行政单位上班。对我来说,这又是一个意外的收获。
2006年,我从单位综合部门调到后勤部门,这份工作与财务工作频繁接触。第二年我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兼任单位的会计工作,从此正式与会计工作结上了缘。从最初学习会计到那时从事会计工作,转眼间已是10年。这在意料之外,但也是情理之内吧。
兼职会计工作两年后,我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我认为,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是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于是便有了考取会计师职称的想法。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如果说我取得会计中级资格证书是意外收获,却绝不是偶然的。从2008年下半年正式报名,到2010年5月中旬,差不多1年半的时间,要想顺利取得会计中级资格证书,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可能不算什么难事,但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来说却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考试内容几乎全部是企业会计业务涉及的事项。
年,收到学习资料已是2009年1月中旬,距离该考试日期只有不到4个月时间。如此仓促的复习时间,该如何应对呢?权衡之后,我觉得只有费番心思,巧作安排。但1年一次性考过已绝无可能,无奈只得做二次过关的准备。这样一来,时间就变得充裕起来。接下来,需要考虑的便是如何选课,先考什么,后考什么,解决抓重点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经济法》与《财务管理》两科关联内容较多,可安排一起学习应考;而《中级会计实务》则相对独立,应作为攻克的难点放在最后过关。当然,这样安排并非是说绝对不能三科同时考,实际上有必要一次性参考三科,这样可以让自己全面了解各科题型、难易程度,对考试时间的把握更有准确性。
做好计划后,就得讲究方法了,即如何学的问题。我的经验是:一要勤奋、二能吃苦、三宜多练、四可多途、五重关联。
"勤奋",即要求你要花时间来学习,可将书籍放在不同的场所,只要有空闲时间,便拿来学习,时间需要靠"挤"。
"吃苦",就是要求你不要眼馋别人的玩乐,别人玩耍你得学。
"多练",要求做一定量的习题,达到检查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多途",即是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学习(参加网络培训、当地培训班或向身边同事请教等)。
"重关联",要求不同科目相关内容应结合起来学习,这样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4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次走进会计中级职称考场,心情多少是有些紧张的。"发榜"的日子在期待中来临了,我的成绩分别为:《经济法》70分、《财务管理》53分、《中级会计实务》39分。这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中级会计实务》准备在第二年度过关,第一年度不及格实属正常;《财务管理》53分,多少出乎意料之外,因为我认为理应在第一年度内通过。时间到了7月底,尽管没玩够,但还是告诫自己该把心思收回来,拟定学习备考计划。因为之前的准备,我心里有一定的把握:《财务管理》只需稍用些功夫,过关便不难;重点难点集中在《中级会计实务》科目上。
要想过《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这一关,对于像我们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来说,不下一番真功夫绝对是不行的。我是这样做的:收集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税收法律法规进行适度学习;利用财务软件设置1个至3个企业账套,模拟企业会计进行核算,将教材中例题视为某企业发生的业务作相应处理;从建账到出年报,整个流程一个不落地过一遍,同时看看上市公司的中报、年报的编制样式和内容,做到触类旁通;听听辅导课程,可以帮助自己学习相关内容。记住:"勤奋"、"吃苦"、"多练"、"多途"、"关联"的方法仍不可少。
春夏交替之时,第二年会计职称考试结束了,为考试忙碌的日子暂告一个段落。成绩一公布,我高兴得跳了起来,因为去年落下的两科全过了,《财务管理》71分、《中级会计实务》75分。
就这样,我于2010年11月份拿到了全国会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这小小的证书,包含着我10多年职业生涯的诸多经验和体会,凝聚着我数百个日日夜夜应考的汗水和辛苦。所以,这份"意外",并不意外,而是沉甸甸地收获与幸福!
(作者系贵州省遵义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工作人员,本文已在《中国会计报》2011年03月18日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