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资格考试的回顾与改革建议
  
作者:刘金岭 张玉成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下称"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是通过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来确认会计人员担任会计专业职务任职资格的一项考试制度。
  一方面,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源于会计职称评审制度,通过考试实现了"以考代评",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建立了新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体系,会计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又实现了"以考代训"的目的,它使得一大批有学历、爱学习、求上进的人才选拔进会计队伍,并通过考试进行分级,对会计人员专业职务任职资格分出了档次。
  因此,会计资格考试制度是会计人才评价的重要手段,是进行会计人才配置和使用的基础。会计资格考试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又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会计资格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
  20年来,会计资格考试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断创新发展,大体上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2年至1998年为初创阶段。1992年以前,我国对会计专业技术职务采用的是评审制度。1992年3月21日财政部、人事部(原)制定了《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规定会计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不再进行相应的会计专业职务的评审工作,并对考试的种类、科目设置、报考要求等做出了具体规定。当时的考试级别共分为会计员、助理会计师、会计师资格3个级别,考试分为甲、乙两类(后改为A、B两类)。考试科目具体是:会计员考试:会计与会计法规基本知识、会计实务。
  助理会计师A类: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经济法基础;助理会计师B类:助理会计师会计实务、成本会计、经济法基础、财务管理基础、会计原理。
  会计师A类:会计师会计实务、管理会计、经济法概要;会计师B类:会计实务、管理会计、经济法概要、财务管理、审计。
   其中,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的会计实务科目,又分为企业和预算两个种类。
  第二阶段:1998年至2005年为定型阶段。从1998年起会计资格考试停止了预算类助理会计师、会计师的考试。从1999年起,原来的3个级别考试,合并为两个级别考试,即将会计员和助理会计师合并为初级资格考试,中级资格(即会计师)考试不变。考试种类上不再区分A、B类,会计实务科目也不再区分企业类和预算类。在报考条件中提 高了学历起点,报考中级资格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含大专)学历。
  第三个阶段:2005年以来为完善阶段。从2005年度起,中级资格考试科目定为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科目3个科目,初级资格考试科目为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个科目。对中级资格考试的考生成绩管理实行滚动管理,即必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合格。初级资格考试仍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允许港澳居民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经过20年的发展和实践,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从复杂到简单,考试级别、种类不断简化,考试科目渐趋合理,报考条件逐渐放开,考试管理不断规范。每年有10多万人会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相应的会计资格,会计资格考试已经成为我国测评会计人才知识和能力选拔优秀会计人才的主要途径,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考试与人才评价体系仍需完善
  会计资格考试制度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和变化,考试也显现出若干的矛盾和弊端,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是考试政策变化频繁,稳定性较差;二是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各个级别之间相互脱节,连续性较差;三是考试内容与会计工作实际需求结合不紧密;四是报考条件设定制约了人才的成长,同时由于各地对考试收费、考场的考风考纪等掌握不一,致使部分考生采取"异地取证"的方式等。这些问题,使现行的考试制度在构建人才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上受到伤害,因此,完善现行的会计资格考试制度势在必行。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完善考试内容,推进命题改革。
  考试的内容和试题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会计人才的评价标准,关系到每年上百万考生的选拔与评价质量,需要认真对待。
  在现有的大框架下,需要在精心编写考试辅导教材的基础上,推进命题改革,提高命题质量。为此,建议扩大命题专家队伍,改革专家队伍构成,可以多吸收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水准的从事会计实务工作的高级会计师加入命题专家队伍,使试题更加接近会计实务;建议建立试卷 质量意见征求制度,由试卷质量评判专家组负责组织,定期向社会广泛征求关于试卷质量的评判意见,集思广益,以提高命题的科学性。
  积极推进无纸化考试。
  建议加快中初级会计资格的无纸化考试的进程。相比纸笔考试,机考更加公平、更加便捷、信息化程度更高。
  目前,天津市会计从业资格已全部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集报名、试卷生成、上机考试、阅卷、成绩生成为一体的、多元化、新型的管理模式。当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但一旦运行起来后大大降低了考试成本。
  丰富会计人才评价的内涵。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带动人才结构调整和人员素质提高的关键。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单位用人越来越看重人才的实际能力和工作业绩,因此会计人才评价需要建立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为要素的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建立健全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
  会计人才评价体系的内涵应该涵盖"德"、"才"两方面。
  "德"应该包括敬业和诚信。会计人员不能把财会工作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手段,应该当作一项事业敬重,并为之奋斗。要按照职业准则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和执业操守。就"才"而言,会计人才除了应具备记账、算账、报账等基本的技能外,还应该逐步培养理财能力、管理与协调能力、决策能力等,努力实现人才评价机制从"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
  (作者单位系天津市财政局,本文已在2012年12月14日《中国会计报》上发表)

   返回